羞花指的是誰(楊玉環被稱為羞花和什么典故有關)
2022-11-04 10:35:28 ? 5946次 ? 越彥杉
沉魚、落雁、閉月、羞花是用來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,還有個成語是專門用來形容楊玉環的,叫“環肥燕瘦”。
不過《長恨歌》里通篇都沒有提到楊玉環肥胖與否,只是說她的皮膚好,白白嫩嫩,又滑又細膩,就像凝脂一樣,只是相對一般膚質,白的人顯得更胖一些。
楊玉環別名“羞花”的由來
那么,楊玉環為什么又叫“羞花”呢?
西施被世人稱為“沉魚”,是因為她的美貌和倩麗的身影讓水中的魚兒都忘記了游水,才會漸漸沉下去;
落雁是指南飛的大雁,看到騎在馬背上的王昭君這個美麗的女子,竟然忘了扇動翅膀,跌落地下;
閉月則是指貂蟬在后花園拜月時,月亮看到這個絕色美人也感到自慚形穢,就躲在了云彩后面。
而楊玉環之所以叫“羞花”,并不是因為她的長相,真實原因令人難以啟齒。
據說楊玉環這個人雖然才色雙絕,但是她本人有一個小缺點,也算是一個生理缺陷,就是有體味。
楊玉環這種體質的人本來就容易發胖,再加上她嘴饞還不節制,什么糖果點心美酒通通都是她的愛好。
朝廷官員聽說她這個愛好,紛紛進貢,杜牧的“一騎紅塵妃子笑,無人知是荔枝來”也在一定程度上描寫了這種場景,從這兩句詩里,我們可以得知楊貴妃最荔枝非常鐘情,為什么楊貴妃那么喜歡荔枝呢?
通過楊貴妃的身材和皮膚我們就可以猜到的,楊貴妃看中的應該是荔枝豐體和養顏的功效,既可以迎合當時以胖為美的時尚,又可以排除體內的毒素,真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。
由于楊貴妃愛好吃荔枝之類的甜食,官員們于是就大量進貢,但是就楊貴妃一個人是吃不了那么多的,那些東西放著反而都會壞掉,唐玄宗就想出了一個辦法,他專門挑選會品嘗美食的官員,讓他們先給貴妃篩選一遍。
有一個楊貴妃吃到興起,又喝了太多的酒,結果酒氣借著她身上的體味揮發出來,把好好的牡丹花給熏萎了,羞花之貌典故由此而來。
當然了,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人說楊玉環小時候進入皇宮時,非常想念故鄉。有一天,楊玉環在花園里賞花時看到了盛開的玫瑰和牡丹。
鮮花,鮮花,您一年四季仍然盛開,我什么時候會離開這牢籠呢?忍不住哭泣,當她用手觸摸花朵時,花瓣立即合上。宮女們看見了,當她們看見某人時,就說楊玉環比花朵更美麗。
當花兒看到她時,都害羞地關閉了花瓣,所以楊玉環被后世稱為“羞花”。
其實,楊玉環碰的本來就是含羞草,但編輯認為此說法有待進一步研究,畢竟含羞草產于南美,它僅在1825年被命名為含羞草。唐朝時期是否已經存在含羞草都還有待驗證。
